目前分類:好文分享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樂活教養─帶孩子簡單過生活 文/楊毓菁 學前教育雜誌主編

理財作家夏韻芬曾經很愛花錢卻不自知,是孩子3、4歲時的童言童語驚醒夢中人:「買東西不用付錢阿!刷卡就好啦!」孩子一出巷子就舉手她也很納悶,「因為舉手就有車坐!」原來她出門常叫計程車,孩子早就記在心裡。

物質誘惑大,別人都有自己沒買不就「遜掉」?從小養成收受最好的習慣,孩子怎會回到惜物、節省的心態?夏韻芬認為這是爸媽縱容的結果,她記得小時很想買東西,但媽媽跟她講「沒錢不能買」,小小年紀的她就僅記本分;但是現在爸媽把全部的愛都給孩子,要什麼有什麼,寧願自己買路邊攤的衣服穿,但買小孩一件數千元的球鞋背心,眉毛都不皺一下。「很多物欲的不斷滿足,是相對剝奪了孩子的快樂感受。」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咪是寶寶的NO.1玩伴 文/黃美湄 學前教育雜誌主筆

最寶貴、最神奇的玩具不是市面上精心設計的產品,也不是細緻柔軟的玩具熊。媽咪!就是你!你自己才是寶寶的第一個大玩具,更是好玩伴,獨一無二喔!

媽咪還在坐月子,耐不住照顧寶寶時長髮的不便,忍痛剪了。沒想到這天抱起才2周大的寶寶餵奶時,寶寶有點不安穩呢!晚上跟在幼兒園當老師的小姑聊起來,才明白,原來這麼小的寶寶會認媽咪的聲音和味道,最喜歡看媽咪的臉。今天一定是覺得很奇怪:抱著我的人有媽咪的聲音和味道,但是看起來為什麼不像啊?好在媽咪每天親自照料寶寶,朝夕相處,跟他講話、抱他、逗他,寶寶很快又安定下來了。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管教多點愛,大腦不受傷 文╱洪蘭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如果從小遭受不當的對待,大腦神經元的發育會受到影響,造成人格和心智的損傷。「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改變大腦」,任何一個孩子都需要多一些正面的經驗,他的未來相對就美好一些。

歲末,一位偏遠地區的校長邀請推動閱讀團隊的老師去他家吃正宗的客家鹹湯圓。我們一群人很興奮的踏進現在已很少見的古老三合院。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 文/洪蘭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教養孩子需要吸收正確的知識,但教養本身卻是一門藝術,無法套公式。爸媽唯有對自己有信心,凡事以合理為依循,才能讓親子關係愉悅,孩子順利長大。

我去一個幼稚園演講時,看到一個小男孩,蹲在角落,背對著大家,低聲飲泣,我問老師怎麼一回事,老師說他從開學到現在都是這個樣子,頭一個月是大哭,現已改為低哭,不知哭到什麼時候才會不哭,大家都拿他沒辦法。我看了很不忍心,又不好說什麼。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侯文詠的孩子,有一次考試考壞了,那次是全班都考差了,同學都很擔心,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大人們交代。 這時,侯文詠的孩子說:「我爸一定會說,我很高興你今天失敗了。」同學疑惑的問:「怎麼會這樣?」侯文詠的孩子回答:「我爸就是怪ㄎㄚ啊!」 

我想,當時侯文詠的孩子在回答這句話時,嘴角和眉梢一定都是上揚的。其實,著名作家和麻醉科副教授侯文詠說他對孩子並不是沒有期待,並不是不會焦慮或不會生氣。只是,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表現良好、受到讚賞。因此,考試沒考好時,孩子一定已經很難過了,這時,做父母的除了安慰他之外,實在不需要再做什麼。不過,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這麼看得開、放得下。他記得,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又焦急又生氣。但他的母親只是淡淡的告訴他:「你小時候也騙過人哪!」於是,他想起自己一路長大,父母教養他的情景。他們從不張牙舞爪,嚴聲厲色。他們只是一直站在他身後,支持他、信任他。 

有一次,孩子學校校車停開。侯文詠想,從學校走到家裡不過十幾分鐘,自己還用車接送他來去多次,他應該認得路,於是要孩子放學後自己走路回家。沒想到,一個多鐘頭過去了,孩子還沒到家。侯文詠急忙出門尋找,發現他走錯路了。侯文詠這才恍然大悟:「平時你帶他走的路都不算,他從沒有真正會過!」於是,侯文詠開車載孩子回到學校,讓孩子帶領自己,走一遍他認為正確的路線。每到一個岔路,侯文詠就請孩子談談他決定直走或左右轉的原因。最後,侯文詠再帶他走一遍自己覺得最近的路線。在這段旅程中,沒有打罵嘲諷,只有窩心的分享和探險的樂趣。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的心靈裡都有個情感銀行戶頭。
  韋哈雷(Willard Harler)稱它為愛情銀行。
  羅坎伯(Ross Campbell)稱它為情感倉庫。
  柯維(Stephen Covey)稱它為情感銀行戶頭。

  就像銀行戶頭一樣,它會有存款與取款。 如果你經常在情人戶頭中存款,戶頭的款項愈多,你們的關係愈穩固。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沾沾自喜的橡皮擦媽媽 洪蘭 

前一陣子在報紙上看到一篇讀者的回響<我也當橡皮擦媽媽>,大意說這個媽媽 在孩子尚未上小學一年級之前,每天晚上檢查功課,她一邊罵,一邊擦,孩子一 邊流淚,一邊重寫,每天擦了寫,寫了擦,一直到工整為止,孩子一到晚上就戰戰兢兢,很擔心寫的字會不會過關。

這位媽媽"為了孩子好",不顧長輩及先生 的求情,一直繼續扮演嚴母的角色,幾個月以後終於看到了成果,功課拿到甲上 ,親友稱讚,學校給獎狀。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位做電視企畫與採訪的朋友告訴我,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顛倒。 

因與家人同住,所以他媽媽常會擔心,常唸他:要記得吃飯,別太晚睡,開車要小心 等等,這樣的嘮叨每天反覆好幾次,朋友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只是有時朋友也會覺得不耐煩,一見到母親就想逃,免得聽她囉嗦半天。

 有一次朋友赴花蓮採訪證嚴法師,聽到證嚴法師說一句話,他覺得很有道理。 她說:「如果一個父母常常擔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被父母 給擔心掉了。」 師父又說:「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氣,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不是擔心她 的孩子。」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容取自讀者文摘========== 
為母則強—三代同堂,夾在中間的媽媽要自強 文/何馥如 

勇敢的母熊 

嫁到美國當台灣人的媳婦,然後在美國產下孩子當家,對我最艱鉅的挑戰,莫過於三代同堂。 孩子一出生,除了父母的天地一下子大翻轉外,當祖父母的也感到級數不等的地震。這時,三代同堂的互動開始,而所謂的挑戰也開始了。 我這個當媳婦的,在沒孩子之前,公公再怎麼說些不稱心的話,也不會斗膽反駁。但從懷孕那一刻起,全身高漲的荷爾蒙讓女人想要努力保護腹中小生命不受任何傷害,包括身體的、心靈的、情感的;那一發不可收拾的護子情緒,把女人由原本有點焦慮的母雞變成一隻母熊,隨時會為了保護小熊而攻擊敵人。 至於我的枕邊人?孕育他成長的文化只教他如何作父母的好兒子,沒教他如何作個好丈夫和好爸爸。記得有一次我很嚴肅地對他說:「以後你爸爸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說歧視有色人種的話,這樣會誤導孩子,他在美國長大會不快樂,因為他會歧視身邊和他不一樣的人!」 他聽了後,一臉不以為然,完全不懂他爸爸的言論為什麼對孩子的幸福快樂有影響。被我逼急了,他只能說:「好啦,我會跟他說啦!」等到他覺得「有必要」去說,已是孩子出生四年後。 我這隻母熊可不是只在後面搖旗吶喊,推他上戰場,我也有我的仗要打--努力由我母親的權威教養中掙扎出來,成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母親。 我的母親對我們兄弟姊妹幼年時的教育,可說是斯巴達式的,動輒以水管、籐條伺候,再加上三不五時威脅要將我們掐死或遺棄,讓我們的童年充滿了恐懼。雖然她年紀大了以後,吃齋唸佛,當年凶狠的氣燄不再,但無論如何,我發誓絕不讓我的孩子經驗到我當年的不安。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 Kahlil Gibran紀伯倫

一個母親抱著一個小嬰兒在她懷中的時候,

母親對嬰兒輕輕地說:請跟我說話,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不一定是直線 洪蘭 陽明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教授

台灣的孩子一般沒有什麼機會玩,我個人覺得這樣的現象很令人擔心。

我在陽明大學醫學院任教,我們有些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就已經要去當醫師了。他可能有很豐富的醫學知識,可是還未必能面對,診療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心理壓力、道德壓力與生命課題。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當直升機父母
作者:李雪莉 2007.03.28/ 天下雜誌 第368期

你經常沒事往學校跑,幫孩子看頭顧尾,你總是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對他好」的補習、活動,深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其實,你正是台灣六百萬「直升機父母」的一員。

【現場1:許昌街徐薇補習班】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業周刊第977期-溺愛戰爭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77 期 作者:李盈穎、劉承賢、賀先蕙


孩子們正遭受「溺愛病毒」的攻擊!他們擁有的物質比上一代多 5倍,受到前 所未有的關注。然而,他們卻不滿足,還出現負向行為。愛孩子容易,用對的方式去愛,卻很難……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朋友非常孝順,父親過世後,辭去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台陪伴母親。但是不到半年,她就來找我,請我想辦法找出為什麼她與母親不合,她說每次母親一開口說話,她心中就好像火山要爆發,她知道母親寂寞,希望她多陪陪她,她自己也希望能孝順,畢竟這是她回國的目的,但是,不知怎的,三句話沒說完,她就發火,如果要避免對母親頂撞,她就必須講完她要說的話立刻走開。

我們都是念科學的,不相信犯沖、相剋等迷信說法,但是檢討了半天,都找不出為什麼「母慈女孝」但就是合不來。直到有一天她送來一捲錄音帶,是星期日在家中與母親說話的錄音,請我分析。分析完畢,我知道為什麼了。

vh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